陈建华,博士,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物流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任,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访问学者,武汉理工大学青年教学名师,曾挂职担任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港口管理处副处长。现主要从事运营与供应链管理、现代物流管理、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优化决策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,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,出版学术专著1部,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,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0余篇,获软件著作权10余项。曾荣获“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”、“湖北省物流发展科研成果奖一等奖”、“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”、“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指导教师二等奖”等奖项。
[1]专著:陈建华著. 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——激励理论与方法,湖北人民出版社,2008.8
[2]陈建华,梅俊晓,曹菁菁. 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渠道选择决策[J].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, 2020
[3]陈建华,陈杰. 不同政府补贴模式下供应链碳减排协调优化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信息与管理工程版),2020
[4]Jianhua Chen, Wenjing Yuan, Jingjing Cao, Haili Lv.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via granular computing and stacked autoencoder[J]. Granular Computing, 2019(Published online, April 29 2019), DOI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41066-019-00167-5
[5]陈建华, 吕群英, 曹菁菁. 电商物流多周期库存与配送联合决策模型及算法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信息与管理工程版), 2019, 41(5):497-502.
[6]陈建华, 何真云, 吴姝. 基于Supply-hub的多供应商横向协同补货决策模型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信息与管理工程版), 2019, 41(4): 427-431.
[7]陈建华, 江田田, 曹菁菁. 允许退货的Supply-hub集成物流服务回购契约能力协调模型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信息与管理工程版), 2019, 41(2):175-179.
[8]WEN-JING YUAN, JIAN-HUA CHEN, JING-JING CAO. Prediction of Logistics Demand Based on Grey Deep Neural Network Model[C]. 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(ICMLC 2018), v1, p 251-256, November 7, 2018.
[9]陈建华, 李莉, 杨欢. 基于Supply-hub的ATO供应链缓冲库存控制仿真模型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交通科学与工程版), 2018, 42(5): 738-743.
[10]王彩虹, 韩国震, 吕海利, 王恺, 陈建华. 基于改进遗传编程的装配作业车间调度研究[J]. 中国物流与采购, 2017, 38(16):76-77.
[11]陈建华, 杨欢. ATO供应链库存缓冲设置机制与仿真模型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交通科学与工程版), 2015, 39(5): 929-933.
[12]陈建华,孙文筱. 带硬时间窗的航空路径规划模型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交通科学与工程版), 2011, 35(5): 963-966.
[13]白玉, 陈建华. 工程项目供应链整合管理运作框架模型[J].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, 2011, 28(1): 6-11.
[14]Chen Jianhua. “Time-Cost Trade-off Problem 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:A Bi-level Programming Decision Model”.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(ICMSE), IEEE Press, Melbourne, Australia, Nov. 24-26, 2010, pp. 212-217.
[15]陈建华, 帅颖, 林东波. 三级供应链循环取货成本优化模型[J].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信息与管理工程版), 2009, 31(5): 838-841.
[16]陈建华, 马士华. 供应驱动原理与基于Supply-hub的供应物流整合运作模式.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(2008-2009). 北京:中国物资出版社,2008. pp:263-276.(注:该论文2008年荣获“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”。授奖单位:中国物流学会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)
[17]Chen Jianhua, Ma Shihua. “A Dynamic Reputation Incentive Model 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”.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& Engineering(ICMSE), IEEE Press,Long Beach, California, U.S.A., Sept. 10-12, 2008, pp. 385-392.
[18]龚凤美, 马士华, 陈建华. 基于供应驱动的Supply Hub协同运作模式研究[J]. 当代财经, 2008, 29(3): 53-58.
[19]谭勇, 陈建华. 空调生产企业通用物料采购订货优化策略实证研究[J]. 产业与科技论坛, 2008, 7(5): 97-99.
[20]陈建华, 马士华. 基于工期协调的项目公司和建筑商收益激励模型[J]. 中国管理科学, 2007, 15(3): 114-122.
[21]陈建华, 马士华. 基于动态联盟的工程项目“三全”集成化管理模式[J]. 工业工程与管理, 2007, 12(6): 87-93.
[22]谭勇, 陈建华. 空调企业库存管理与产能分配模型的实证[J]. 统计与决策, 2007, 23(21): 43-45.
[23]陈建华, 马士华. 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物流整合方式. 湖北省优秀物流论文集(2002-2006).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,2007.(注:该论文2007年荣获“湖北省物流发展‘大冶有色’科研成果奖”一等奖。授奖单位:湖北省物流协会)
[24]陈建华, 马士华. 供应链整合管理的实现机制与技术解决方案[J]. 工业工程与管理, 2006, 11(1): 23-31.
[25]马士华, 陈建华. 多目标协调均衡的项目公司与承包商收益激励模型[J]. 系统工程, 2006, 24(11): 72-78.
[26]陈建华, 马士华. 需求增长型企业销量预测方法--以空调生产企业为例[J]. 当代经济管理, 2006, 28(1): 24-28+23.
[27]陈建华, 马士华. 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物流整合方式[J].当代经济管理, 2006, 28(4): 33-37.
[28]陈建华, 林鸣, 马士华. 基于过程管理的工程项目多目标综合动态调控机理模型[J]. 中国管理科学, 2005, 13(5): 93-99.
[29]陈建华, 马士华. 基于DBR系统的敏捷供应链协同机制[J]. 工业工程与管理, 2005, 10(5): 27-34.
[30]陈建华, 马士华. 空调企业如何预测未来销量把控产能[J]. 销售与市场(管理版), 2005, 12(07X): 73-75.
[31]陈建华, 马士华. 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实证研究[J]. 物流技术, 2005, 25(7): 92-96.
[32]陈建华, 彭鸿广. 基于时间竞争的MRPⅡ、JIT与TOC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[J]. 工业工程与管理, 2004, 9(6): 75-79.
联系方式:chenjh@whut.edu.cn
研究方向:运营与供应链管理、现代物流管理、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优化决策